![]() |
![]() |
首页 | 新闻大观 | 中新财经 | 中新体育 | 中新影视 | 中新图片 | 台湾频道 | 华人世界 | 中新专稿 | 图文专稿 | 中新出版 | 中新专著 | 供稿服务 |
|
2016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下降 国企风险连降五年 2017-11-14 09:45:12
中新网北京11月12日电 “2016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”报告本日在北京发布,3032家上市公司进进测评,覆盖率达到99%。报告称,2016年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为24.495,比2015年的25.806下降5.08%,降幅较为明显。 11月12日,“2016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”报告发布,3032家上市公司进入测评。种卿 摄 住宿餐饮、地产等行业法律风险居高 据先容,上市公司测评的违规事件、被追究责任高管人次、诉讼次数、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份数等各项主要指标,较2015年均呈下降趋势。 报告显示,2016年法律风险指数得分最高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,其次是综合类、房地产类、金融类、纺织类等,这些行业法律风险均高于总体均值;另外,采矿业是法律风险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。 在证监会设定的18个行业门类中,11个行业法律风险有所下降,其中制造业下降明显。参与测评的3032家上市公司中,制造业上市公司占了1896个,占比56.3%。制造业的风险降低直接导致整体法律风险的下降。然而,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位于法律风险指数排名高风险区域。 同时,上市公司违规次数是上市公司法律风险状况的直接反映,是衡量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水平的显性指标。3032家测评公司中,有176家公司出现了违规,占所有公司总数的5.80%。违规公司的数目较2015年的181家有小幅减少。其中,金融业出现违规次数最高;国有控股公司中,违规公司的比例为6.49%,较2015年有所增加。 上市公司该如何防范法律违规风险?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在发言中指出,“从治理的角度讲,公司需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治理,”根据法律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,每个流程里都应建立带有内部强制性的止损机制,且最好用技术手段把内部业务止损的机制刚性化,建立业务的负面清单。 国有上市公司法律风险连续五年下降 报告还显示,过往五年里,国有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,且国有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均值低于上市公司的整体均值,表明国有上市公司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
3000多家被测评公司中,共有1001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法人(简称国有控股公司或国资企业),占总数的33.01%。与2015年相比,2016年1001家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均值是23.903,2015年1054家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均值是25.104,下降了4.78%,表明2016年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有所下降。 从指数均值来看,2016年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。1001家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均值是23.903,比整体均值24.495低2.42%;2031家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指数均值为24.787,比整体均值高1.19%。 相关报道:武术世锦赛上的思考:“歪果仁”的武术套路缺点啥 相关报道:海淀区消防支队指导员:16年出警五千次营救350多人 相关报道:“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”获2017年诺贝尔和平奖 相关报道:今天华北中南部将遭遇一轮中到重度污染过程 相关报道:俄安全局:部分叙利亚恐怖分子已会制造和使用化学武器 |
|||
|
新闻大观| | 中新财经| | 中新体育 | 中新影视| | 中新图片| | 台湾频道| | 华人世界| | 中新专稿| | 图文专稿| | 中新出版| | 中新专著| | 供稿服务| | 联系我们 |
|
|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