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首页 | 新闻大观 | 中新财经 | 中新体育 | 中新影视 | 中新图片 | 台湾频道 | 华人世界 | 中新专稿 | 图文专稿 | 中新出版 | 中新专著 | 供稿服务 |
|
新出发点 新目标 新气象访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叫 2017-11-14 07:48:28
北京11月10日电 题:新出发点 新目标 新气象访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叫 记者 刘怀丕 宋晓东 “打赢蓝天保卫战。”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叫倍感责任重大,“在整个生态体系中,气象是基础和前瞻。因此,建设生态文明,我们气象部分要发挥好基础性、前瞻性和保障性作用。” 据先容,在过往的5年里,气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主动融进国家发展战略,防灾减灾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。今年上半年,我国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。 在百姓的日常感受里,近些年,天气预告的正确率和精准度都在逐步进步。 “通过‘观云识天’预知天气变化、趋利避灾,古已有之,今更胜昔。”刘雅叫介绍说,气象监测是预告的基础,也是他们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。 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天基、空基、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难立体监测网络。在地面建成了6万多个监测站,覆盖了全国96%以上的乡镇。 正是雷达、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的发展,为更加准确地“观云识天”奠定了坚实基础,为减少气象灾难损失、保护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了可靠支撑。 “当然,我们要在对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小标准的、突发的天气灾害监测上进一步加强;还要在进步预报精确度、预见期上下更大工夫;同时进一步加强气象核心科技攻关。”刘雅鸣说。 天气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我国天气类型复杂多样,气象灾害多发频发。“在我国,气象灾害发生率占自然灾害的71%左右,能否科学精准猜测预报气象灾害至关重要。可以说,百姓安危的分量有多重,气象综合防灾减灾的担子就有多沉。”刘雅鸣表示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单纯的天气预报信息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,精细化的产品和个性化、聪明化的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。气象部分将致力提供更全面、更周到、更精准、更体贴的气象保障服务。 守正开新,气象万千。 “新时代,我们要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气象人的努力。”刘雅鸣信心满满地说。 相关报道:二价宫颈癌疫苗有望9月供货40多城可线上预约接种 相关报道:加沙地带南部遭自杀式爆炸袭击致2死5伤 相关报道:无限极2017世界行走日:数千市民健步长沙橘子洲 相关报道:海外游学热背后藏灰色利益链家长“咬牙报名” 相关报道:中国摩托艇联赛首次入驻贵州六枝参赛阵容达国内一流水准 |
|||
|
新闻大观| | 中新财经| | 中新体育 | 中新影视| | 中新图片| | 台湾频道| | 华人世界| | 中新专稿| | 图文专稿| | 中新出版| | 中新专著| | 供稿服务| | 联系我们 |
|
|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 |